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甲状腺激素作用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新陈代谢、增强食欲、提高神经兴奋性和调节生育功能等作用来发挥作用。使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时需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促进生长发育
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包括促进骨骼、肌肉和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生长发育的目的。可以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维持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细胞代谢,增加热量产生,因此对维持身体的基础代谢率至关重要。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能量消耗,进而影响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患者可遵照医生指导服用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以改善症状。
3.增强食欲
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影响食欲中枢的功能状态,导致食欲改变。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激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对于食欲减退或亢进的情况,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并监测体重变化。
4.提高神经兴奋性
甲状腺激素具有刺激神经系统的作用,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速度。适当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可通过运动锻炼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5.调节生育功能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活动,从而间接地影响生育能力。平衡的甲状腺激素有助于优化卵泡成熟及排卵过程。对于不孕不育等问题,应考虑进行全面的内分泌检查以及生活方式评估。
针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应注意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避免过度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以维持身体健康。

2024-03-02 20: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食欲异常 (异常食欲)

食物摄取受下丘脑的两个中枢调节,即腹外侧的“摄食中枢”和腹内侧的“饱食中枢”,后者在进食之后产生饱的感觉,可抑制前者的活动。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似乎有饱食作用,可能参与摄食行为调节。食欲异常,包括食欲缺乏、食欲亢进、食欲反常,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消化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或饮食中枢疾患所致。

  • 症状起因:一、食欲缺乏 1 、消化系统疾病 如急性肝炎,食欲缺乏可发生在黄疽出现之前的肝炎,食欲缺乏可能为很突出的症状。急、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引起严重的食欲缺乏、肠道疾病如肠结核、肠伤寒、慢性痢疾及结肠癌均可致食欲缺乏。 2、胃肠外疾病 任何部位的慢性疼痛都可致食欲缺乏。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低血钠、低血氯以及酸中毒,右心功能衰竭所致的消化系统淤血都可致食欲缺乏。食欲缺乏可以是尿毒症、呼吸衰竭和各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伯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功能低下等)的主要症状。另外,有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洋黄、阿司匹林、四环素、氯霉素 以及麻醉镇痛药等均可引起食欲缺乏。 3、神经精神因素 忧郁时常伴食欲缺乏,情绪烦乱、厌烦或不愉快的情景、视觉、嗅觉、味觉等都可影响食欲,精神病患者可拒食。 二、食欲亢进 多见于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瘤、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下丘脑综合征等。 三、食欲反常 多为神经精神因素所致。 1、神经性厌食症 是一种慢性进食障碍类疾患,其主要特点是特殊的精神心理变态有体印象障碍、自我造成的进食过少、严重的营养不良和体重丢失以及闭经。 2、发作性贪食 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特别见于某些歇斯底里性格的年轻女性。患者反复出现不可抑制的暴食行为,短时间内 迅速吃光大量食物,作为欲求不满的代偿行为。

  • 可能疾病: 干血痨 往来寒热 现代病 肝炎 苦夏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普外科、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