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呃逆> 呃逆针灸什么穴位

呃逆针灸什么穴位

发病时间:不清楚

呃逆针灸什么穴位

补充说明:呃逆针灸什么穴位

a******W 2021-09-14 17:05

呃逆 针灸 胸骨 胃痛 腹胀 前臂 心痛 胫骨 呕吐 针眼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呃逆针灸什么穴位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呃逆一般可以针灸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公孙穴、胃俞穴等穴位。

1、中脘穴

该穴位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具有补中益气、和胃降逆、通经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胃痛、腹胀、呃逆等不适症状。

2、内关穴

该穴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等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心痛、胃痛、呃逆等不适症状。

3、足三里穴

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等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胃痛、呕吐、呃逆等不适症状。

4、公孙穴

公孙穴位于足太阴脾经,在足太阴脾经上,位于第一跖骨下缘赤白肉际处,具有健脾和胃、调气降逆、通经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胃痛、呕吐、呃逆等不适症状。

5、胃俞穴

胃俞穴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俞穴,也是胃经的背俞穴,具有和胃止痛、疏肝降逆、通络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胃痛、呕吐、呃逆等不适症状。

患者在针灸治疗后需要注意保持针眼局部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1-09-15 02: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腹胀

腹胀(abdominaldistention)即腹部膨胀可由于肠腔腹腔内积气、积液腹内巨大肿物或腹肌无力引起,小儿腹胀多以气胀最为多见。  流行病学:  为儿科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

  • 症状起因:一、病因:一般肠道内气体主要来源于咽下的气体及消化道内产生的气体(特别是细菌发酵产气),肠道内液体的来源有唾液胃液、胆汁、胰液小肠液等。健康人这些液体和气体经过正常消化过程均能重吸收或部分排出。发生肠内积气积液主要有3种情况:机械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淤张(麻痹性肠梗阻)腹腔积液。引起腹胀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1.胃肠道疾病(1)胃部疾病: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2)肠道疾病:常见于肠结核、痢疾、肠梗阻及习惯性便秘等。(3)其他:胃肠神经官能症。2.肝、胆与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胰腺炎等。3.腹膜疾病常见于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4.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死等。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5.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重症肺炎及伤寒等。6.其他可见于手术后肠麻痹、肺气肿哮喘病低钾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脊髓病变、药物反应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结缔组织疾病及甲减等。二、发病机制:1.机械性肠梗阻近端肠管内的气体及液体重吸收和排出受到障碍肠管内细菌因肠内环境的改变产生大量气体,而出现腹胀。B超钡灌肠、X线立位照片或透视检查,可见小肠内有多个液平面及瘪缩的结肠即可确诊。2.功能性肠瘀胀(麻痹性肠梗阻)主因肠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消化道蠕动功能失调如全身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脑炎、毒血症或中毒性休克等,引起微循环障碍,胃肠道首先缺血缺氧以致扩张无力而腹胀腹膜炎与腹部损伤(包括手术损伤)后产生肠麻痹气体吸收障碍亦可引起腹胀特别以结肠胀气为主,B超检查、钡灌肠可见结肠充气扩张。3.腹腔积液腹水引起的腹胀多由于血浆蛋白低下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门静脉高压腹腔炎症或肿瘤所致。体征与胀气不同。B超检查X线透视见肠管漂浮在腹水中。

  • 可能疾病:小肠梗阻  肝炎后肝硬化  慢性乙肝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便秘  

  • 常见检查: 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等渗盐水低压灌肠试验  血清胰腺特异性抗原  电子胃镜  纤维肠镜  聚合酶链式反应  

  • 就诊科室:消化、儿科

适用药品

血塞通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医用敷贴

主要应用于静脉注射、采血、预防接种后皮肤针眼覆盖,关节穿刺部位的止血覆盖。

亿方拔罐器(手宁式)

“亿方拔罐器(手拧式)”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镇静止痛、消炎消肿、托毒排脓、降压止泻、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等作用。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气管炎、哮喘、腹痛、胃痛、便秘、泄泻、呃逆、呕吐、头痛、失眠、面瘫、中风后遗症、中署、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空调综合征; 2、外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背痛、腰痛、腿痛、膝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扭挫伤、多发性疖肿、痔疮、直肠脱垂(脱肛)、虫蛇咬伤; 3、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经前后期紧张综合征、产后身痛、更年期综合征; 4、儿科疾病:小儿消化不良症、小儿惊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疳疾、小儿腹泻、小儿厌食症; 5、皮肤科疾病:荨麻疹、带状疱疹、湿疹、丹毒、神经性皮炎、面部痤疮(粉刺); 6、五官科疾病:结膜炎(红眼病)、麦粒肿(针眼)、牙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耳鸣、耳聋、鼻出血等。

脑心清片

活血化瘀通络,用于脉络瘀阻,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胸中憋闷,心悸气短;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见上述证候者。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林伟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李明峰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

杨生茂 主任医师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

吕鸣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