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原发性纵隔肿瘤> 什么是原发性纵隔肿瘤

医生回答(1)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原发性纵隔肿瘤是指起源于纵隔内组织或器官的肿瘤,不包括从身体其他部位扩散而来的肿瘤。
原发性纵隔肿瘤是由纵隔内各种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这些组织包括胸腺、淋巴管、脂肪、神经等。不同类型的纵隔肿瘤其病因各异,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基因突变有关。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诊断原发性纵隔肿瘤通常需要进行胸部X线、CT扫描、MRI成像、纤维支气管镜检査、超声心动图等。其中,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法因肿瘤类型而异,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对于良性肿瘤且无明显症状者,可考虑临床观察;而对于恶性肿瘤则需积极处理。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以减少肺部刺激,促进呼吸道健康。此外,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纵隔肿瘤,及时干预治疗。

2024-02-20 14: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