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不良反应
补充说明: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不良反应
a******W 2021-09-10 15: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发热、头痛、乏力、关节痛等不良反应。
1.注射部位红肿
该疫苗作为异物注入机体后,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出现免疫应答反应。可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通常持续数天至一周不等。
2.发热
由于机体对疫苗中的成分产生过敏或刺激性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兴奋,进而引起产热增多。患者可能出现低热、高热等情况,可能伴有全身不适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惊厥、昏迷等症状。
3.头痛
当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炎症因子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和疼痛信号传导增加。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钝痛或搏动样疼痛,有时可呈爆炸性发作,常位于双颞侧、枕部或全头部。
4.乏力
乙脑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消耗大量能量。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无力,严重时甚至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5.关节痛
乙脑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免疫细胞攻击正常的关节组织。患者会出现关节酸胀、疼痛、僵硬等症状,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感觉明显。
建议密切观察接种部位的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完善血常规检查、头颅CT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
2024-01-25 10:2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科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肤痒颗粒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同仁牛黄清心丸
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