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血便> 血便是什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血便是指粪便中带有血液,可能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痔疮、大肠息肉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引起血便。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的炎症或溃烂,当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到黏膜下层时,会导致出血。这可能导致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用于治疗胃溃疡引起的血便。
2.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胃液消化作用引起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导致出血,进而出现血便的情况。患者可能会经历腹痛、烧心感以及柏油样黑便。可以遵医嘱使用H2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比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结肠炎
结肠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反应,包括感染性、缺血性、放射性、过敏性等原因,这些因素导致结肠黏膜受损,从而引起血便的发生。典型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柳氮磺吡啶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结肠炎的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应答和减轻肠道炎症来缓解症状。
4.痔疮
痔是直肠末端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团块,其表面被覆着黏膜或皮肤,位于肛管内的称为内痔,位于肛管外的称为外痔。如果患有内痔,在排便时容易受到粪便摩擦而破裂出血,从而形成血便的现象。对于轻度至中度痔疮,可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重度者则需要及时就医考虑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处理。
5.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大肠内部黏膜隆起的一种病变,当息肉体积增大或者存在恶变倾向时,可能会因为局部组织脆弱而在排便过程中发生破损,继而导致出血现象发生。对于较小且数量较少的大肠息肉,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摘除。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潜血试验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注意饮食中的纤维含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

2024-03-10 04: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溃疡 (慢性溃疡)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即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异常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很多消炎止痛药等)、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与胃溃疡的发生有关。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