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

精选回答(2)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遗传性共济失调一般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康复训练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种遗传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步态不稳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协调性,提高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

如果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状较为严重,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金刚烷胺片、盐酸苯海索片等药物方式辅助改善,如果伴随癫痫的现象,可以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方式辅助改善。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

2023-07-23 02:09

举报

林尧 主治医师 黄石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癫痫,神经重症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

提问

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方法有:首先是药物治疗,可给予胞磷胆碱、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其次是物理疗法,可在疾病早期给予物理康复治疗,在延长行走能力、维持平衡和维持共济会运动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另外,应对情绪极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最后是外科治疗,对于无法通过物理方法纠正的关节挛缩,可以进行矫形外科手术。

2021-08-26 17: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布-马二氏综合征,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ataxia)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变性病;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本组疾病除小脑及传导纤维受累外,常累及脊髓后柱、锥体束、脑桥核、基底核、脑神经核、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等。共济失调步态最先出现且逐渐加重,最终使患者卧床,临床症状复杂、交错重叠,即使同一家族也可表现高度异质性。

适用药品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丙戊酸钠缓释片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1.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2.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3.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安立生坦片

本品适用于治疗有WHOII级或I级症状的肺动脉高压患者(WHO组1),用以改善运动能力和延缓临床恶化。支持安立生坦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包括特发性或遗传性PAH(64%)或结缔组织病相关性PAH(32% )病因学特征的患者。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