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生物靶向疗法
补充说明:生物靶向疗法
a******W 2021-08-31 16:2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生物靶向疗法包括生物制剂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方法,通过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发挥作用。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
1.生物制剂治疗
生物制剂治疗通过使用针对特定分子的人工制造蛋白质来干预目标分子的功能异常。例如,利用单克隆抗体阻断肿瘤生长因子。此方法选择性地作用于目标分子,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某些遗传病。
2.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涉及将健康基因引入患者体内以纠正缺陷基因表达。这可能包括病毒载体传递外源基因至目标组织。该策略着眼于修复导致特定表型的遗传变异。可用于纠正血液系统疾病、代谢障碍等遗传相关问题。
3.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依赖于特定药物与癌细胞表面受体或信号通路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其生长。代表药有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这类药物高度特异,能有效干扰恶性细胞增殖信号传导而不伤害健康组织。适合处理肺腺癌、结肠癌等多类型实体瘤。
4.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旨在恢复机体对肿瘤或其他感染源的正常免疫应答。常用手段包括PD-1/PD-L1抑制剂、CTLA-4拮抗剂等。该策略利用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对抗病变部位;可增强T细胞介导的杀伤力。对于晚期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等具有较好效果。
在接受生物靶向疗法期间,需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疲劳、头痛、恶心呕吐等。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配合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康复。
2024-01-29 01:3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
用于消化道癌症(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等癌症的治疗。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