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视网膜病> 视网膜病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视网膜病变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抗VEGF药物注射、激光治疗、黄斑下新生血管膜剥除术、光动力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减少炎症反应和水肿。此方法能有效抑制免疫应答及减少细胞因子产生,从而减轻因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视网膜损伤。
2.抗VEGF药物注射
局部注射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阿瓦斯丁等,通常每4-8周一次。这类药物能够阻断内源性VEGF分子活性,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和促进其收缩,进而控制眼底新生血管的发展。
3.激光治疗
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直接作用于异常组织区域,一般为多次会诊后分次完成。激光可引起局部热效应,形成凝固点并使其坏死,有助于稳定病变部位而不扩散至周围健康组织。
4.黄斑下新生血管膜剥除术
手术由专业眼科医生执行,在全麻或局麻下将增生的血管膜从黄斑区移除。手术旨在直接去除造成视力损失的病理组织,恢复正常光学结构和功能。
5.光动力疗法
经过静脉注射特殊染料后用特定波长光照亮受影响区域来治疗。利用选择性摄取这种染料的异常血管以及随后发生的化学发光过程破坏这些异常血管。
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对于存在家族史者,以早期发现和干预视网膜病变。此外,良好的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预防至关重要。

2024-02-03 09: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视网膜病变 (黄斑病变,Rieger中心性视网膜炎,青年性出血性黄斑病变)

又称Rieger中心性视网膜炎、青年性出血性黄斑病变。本病为发生于黄斑部及其周围的弧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灶,伴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为单眼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下。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