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状有哪些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椎间盘突出可能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肌力减退、行走困难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腰痛
当椎间盘向后突出时会刺激周围的韧带和神经根,导致腰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和紧张,进而引发腰痛。腰痛通常位于脊柱中线偏一侧,可能伴有局部压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
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相邻脊髓神经根,使神经根受到刺激或损伤,从而产生电击样、刀割样的剧烈疼痛,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向下肢放射。这种疼痛通常从臀部开始,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背内侧呈放射状分布。
3.坐骨神经痛
当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根时,会导致神经根水肿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出现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典型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以及足跟部的刺痛、灼烧感。
4.肌力减退
椎间盘突出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神经功能,导致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力量下降。这是由于神经传导功能受损,使得神经冲动不能正常传递给肌肉,从而引起肌力减退。肌力减退通常表现在下肢近端,如髋关节屈曲肌群和伸展肌群。
5.行走困难
行走困难可能是由下肢麻木、无力等不适引起的,这些不适通常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患者在行走时感到腿部沉重、拖沓,甚至有踩棉花的感觉,严重时可因极度不适而无法完成步行。
针对椎间盘突出的相关诊断,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以评估脊柱状况。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非甾体抗炎药或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重症者需手术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减少椎间盘的压力。

2024-01-20 11: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坐骨神经痛 (偏痹)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症状,而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和继发;原发少见,即坐骨神经炎;继发常见,是局部及周围组织病变累及坐骨神经,常见的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性增生、骶髂关节的炎性疾病以及梨状肌挛缩等。典型的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限。其导致的原因,多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的情况。高发的人群为,长时间坐着的白领司机,长久站立的导购员教师,特殊生理期的人或腰背损伤者等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