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中药> 黄柏> 去湿中药饭后多久喝合适

去湿中药饭后多久喝合适

发病时间:不清楚

去湿中药饭后多久喝合适

补充说明:去湿中药饭后多久喝合适

a******W 2021-08-26 22:05

赤小豆 茯苓 薏米 黄柏 湿热下注 小便淋漓 腹痛 腹胀 恶心 消化 辣椒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去湿中药通常是指去湿中药,去湿中药饭后1小时左右喝合适,能够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但患者在喝中药时,要遵医嘱按照剂量服用,不可盲目用药。

去湿的中药有很多,比如赤小豆、茯苓、薏米、黄柏等,此类中药具有一定的清热利湿作用,同时还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湿热下注、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去湿中药进行调理。去湿的中药通常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在饭后立即喝,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胃肠道不适症状。通常建议患者在饭后1小时左右喝,此时胃内的食物大部分已经消化,而且胃肠道内的压力也有所减轻,此时喝中药一般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但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在饭后立即喝中药,以免导致食物和药物混合在一起,影响药物的吸收。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患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在喝中药期间出现了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治疗。

2021-08-27 04: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是一个中医的术语。中医认为,膀胱系津液之府,湿热蕴结于下焦,下注膀胱,湿热阻于肾与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则水道、小便不利,泄时涩痛,尿赤,尿浑浊,小便频数,淋沥不畅(即尿频、尿急、尿短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