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患者降温方法

颅脑损伤患者降温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颅脑损伤患者降温方法

补充说明:颅脑损伤患者降温方法

a******W 2021-08-25 17:27

颅脑损伤 头部 颅内压增高 头痛 恶心 水肿 大脑 创伤 昏迷 血压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发热 发烧 电解质紊乱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颅脑损伤患者可以采取头部降温帽、冰敷、亚低温治疗、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方法进行降温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头部降温帽
通过佩戴特制的头部降温帽,在医生指导下调节冷却速率,持续作用于受损区域。该设备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局部温度,缓解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恶心等症状;适合轻度至中度颅脑损伤患者使用。
2.冰敷
将冰袋放置于患者的前额部及双侧颞部,每次冰敷时间不超过30分钟。此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水肿,适用于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
3.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通常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如使用特制装置对患者核心体温进行控制。该方法旨在通过降低代谢率来减轻大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害;对于严重颅脑创伤后昏迷患者效果显著。
4.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包括使用湿毛巾覆盖身体或将患者置于冷水浴缸中。这些措施有助于迅速降低体内热量散发,但需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以防低体温症发生。
5.药物降温
药物降温涉及口服或静脉注射非处方退热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些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有效降低发热状态下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合辅助处理轻微颅脑外伤伴随的发烧现象。
在颅脑损伤期间,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执行各项措施,以免不当操作导致病情加重。同时建议定期评估电解质水平,预防潜在的电解质紊乱。

2024-03-08 19: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颅内压增高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 可能疾病: 猪带绦虫病 硬脊膜脓肿 硬脑膜脓肿 肺炎球菌脑膜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李景瑞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