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抽动症用药的副作用
补充说明:儿童抽动症用药的副作用
2021-08-22 23:4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儿童抽动症常用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物、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能药物等,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小,但也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1、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多为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硫必利、舒必利、氯氮平等,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嗜睡、口干、恶心等副作用。
2、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多为抗过敏药物,包括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此类药物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
3、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多为平喘药物,包括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等,此类药物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
除此之外,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副作用,但上述药物的副作用较为少见,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022-05-18 17:3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体质因素 某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因此推测儿童抽动症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 二、精神因素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小儿产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三、习惯及模仿 儿童开始的抽动表现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 四、其他 某些突发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脑部的轻微损伤也可成为诱因之一。有人认为该症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过性不良习惯。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儿科
肾宝片
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白带清稀。
脉舒平袋泡茶
清肝降火,滋养肝肾,用于肝火亢盛或阴虚阳亢所致的血压升高;对高血压病常见头痛、头晕、烦躁、失眠、腰酸、耳鸣等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
阿立哌唑片
1.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2.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期(4周和6周)对照试验中确立了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选择阿立哌唑用于长期治疗的医生应定期重新评估该药对个别患者的长期疗效。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用于治疗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马来酸依那普利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叶酸可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