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说明:什么是尿赤
2021-07-07 14: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尿赤是中医的一个医学名词,指的是尿量比较少,尿液的颜色比较深,呈黄色、深黄色、黄绿色,甚至是褐色、酱油色以及红色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饮水量较少,尿液浓缩造成的颜色变深,或者患者存在相应的临床疾病。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彩超等详细的检查来明确诊断,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2021-07-11 17:2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常人的尿色都是呈淡黄色的。天冷时多清澈,天热时多黄色,这与出汗和饮水多少有关,但也可以随着饮食而变化。如摄入偏酸性饮食时,尿色则深,如饮食偏碱,其尿色则淡。有时口服几片核黄素片药物,尿色也会呈现深黄。像这些尿色变化是极为短暂的,很快就能自行恢复。 黄褐色尿应区分是胆红素尿还是尿胆元尿。胆红素尿,常因肝内或肝外的胆道被炎症、肿瘤、结石堵塞,引起胆道压力增高、胆小管破裂、胆汁外溢,致使胆红素钠进入体循环。当胆红素钠超过一定量时,则发生胆红素尿。尿胆元尿,常因肝脏损伤,引起肠内吸收尿胆元增加,进入小便,则发生尿胆元尿。或者是溶血性贫血病人,因大量红血球被破坏后,使大量尿胆元经肠壁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由于肝脏不能把过多的尿胆元变成胆红素,也发生尿胆原尿。
就诊科室:泌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