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朵流脓> 耳朵流脓> 小孩子耳朵流脓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孩子耳朵流脓可以考虑耳部清洁、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术、鼓室通气管置入术、微波透热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并发症。
1.耳部清洁
轻柔地用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但不要深入耳道内部以免损伤耳道。耳部清洁有助于去除耳垢和分泌物,减少刺激和感染风险,对缓解耳痛有积极作用。
2.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师处方选择合适的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通常为期5-7天。抗生素可有效控制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耳道炎、中耳炎等导致的耳痛和耳鸣。需监测药物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副作用。
3.鼓膜穿刺术
由专业医生在无菌条件下使用特制针头穿破鼓膜,抽取积液并注入药物。此措施针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所致耳鸣现象;施行前须排除禁忌证如鼓膜穿孔或听骨链受损。
4.鼓室通气管置入术
通过小切口将通气管插入鼓室内,一般为门诊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该措施用于长期耳闷、听力下降等情况;术后注意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水进入耳内。
5.微波透热治疗
利用微波设备产生的电磁波作用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依医嘱而定。微波透热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吸收,适用于慢性中耳炎等引起耳鸣者;避免过量照射以防组织灼伤。
在处理儿童耳部问题时,应特别谨慎,避免自行掏挖耳道,以免加重损伤。同时,建议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听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2024-03-27 11: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耳痛

耳痛为一常见症状,可分为耳源性耳痛、反射性耳痛以及神经性耳痛三种。耳源性耳痛又称原发性耳痛,系指耳部本身病变所引起的耳痛。反射性耳痛又称继发性耳痛,是由于支配耳部的神经同时又支配其他部位的感觉,所以其他部位病变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该神经反射至耳部引起耳痛。神经性耳痛是由于耳部感觉神经本身的病变而引起的疼痛。

  • 症状起因:耳部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分布,主要感觉神经有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耳颞支分布于耳屏、部分耳轮皮肤、外耳道前壁、上壁和部分鼓膜表面。耳大神经和杭小神经,均来自颈丛,分布于耳部后面、前面、浮突表面,耳大神经有分支到外耳道。迷走神经的耳支,一支分布于耳甲腔、外耳道后壁和鼓膜,一支分布于耳廓的后内方及邻近乳突皮肤。鼓室神经丛位于中耳鼓岬面,由吞咽神经鼓室支、面神经的鼓室神经交通支和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支配鼓膜内层及鼓室的感觉。这些神经的本身病变或受外耳或中耳病变的压迫和刺激或远处器官的病变反射都可引起耳痛。 一、耳源性耳痛 1.耳廓疾病 耳廓软骨衣炎、耳廓皮炎及湿疹、耳廓丹毒、先天性展管伴感染、外耳结核。耳廓血肿、恶性肿瘤。 2.外耳道疾病 外耳道炎、外耳道疖、恶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叮聆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外伤、耳道阻塞性角化症。 3.中耳疾病 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  耳炎急性发作、鼓膜外伤、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结核性中耳炎、中耳恶性肿瘤。 二、反射性耳痛 1.耳周疾患 耳周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 2.鼻部疾患 急性鼻窦炎、上颌窦癌。 3.口腔、咽部疾患 智齿冠周炎、舌根部溃疡、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摘除术后、咽部肿一瘤、咽部脓肿、咽部溃疡。 4.喉部疾病 喉结核、下咽癌、茎突过长。 三、神经性耳痛 1.舌咽神经痛 2.膝状神经节痛 3.喉上神经痛 4.颈神经丛痛

  • 可能疾病: 中耳炎 复发性多软骨炎性 耳疖 耳痈 聤耳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耳鼻喉

适用药品

头孢克肟胶囊

本品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处),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壮汉球菌、大肠球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等引起的以下细菌性感染疾病: 1.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 2.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3.胆囊炎、胆管炎; 4.猩红热; 5.中耳炎,鼻窦炎等。

施保利通片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单纯性疱疹;细菌性皮肤感染;因放射或细胞抑制剂治疗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辅助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支气管炎、咽峡炎、咽炎,中耳炎、鼻窦炎。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