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脑水肿> 脑梗塞病人怎样防止脑水肿

脑梗塞病人怎样防止脑水肿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说明:脑梗塞病人怎样防止脑水肿

a******W 2021-08-20 22:47

脑梗塞 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水肿 血压 颅内高压 利尿 颅骨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 脑梗死 头痛 呕吐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脑梗塞病人应通过维持脑灌注压力、控制颅内压增高、避免使用加重水肿药物、预防感染性脑水肿、定期复查与监测等措施来防止脑水肿。
1.维持脑灌注压力
通过维持适当的脑灌注压力来减少组织损伤和水肿发展。保持血压稳定并避免过度降低以确保足够的脑血流量。
2.控制颅内压增高
控制颅内压增高可以减轻脑水肿的发展,因为颅内高压是导致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限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或行去颅骨瓣减压术等措施来缓解颅内压力。
3.避免使用加重水肿药物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水肿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减少脑水肿的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仔细评估药物效果及潜在副作用,若有必要应调整用药方案。
4.预防感染性脑水肿
感染性脑水肿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源有助于预防该并发症。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脑脊液培养及头颅MRI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5.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复查与监测可以帮助识别并处理可能导致脑水肿的风险因素。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神经功能评估以及头颅MRI扫描。
由于脑梗死后易并发脑水肿,因此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4-01-25 05: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梗死 (脑梗塞)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