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的危害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急性失血性贫血可能导致循环衰竭、休克、心肌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和电解质紊乱等危害。
1.循环衰竭
循环衰竭是由于严重失血导致血液容量不足,心脏泵血量减少,无法满足机体需要。会导致血压下降、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
2.休克
休克通常由急性失血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微循环障碍所致,此时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组织细胞缺氧。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眩晕甚至昏迷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死亡。
3.心肌损伤
急性失血性贫血时,血液中的氧气供应不足,可能会引起心肌细胞缺氧和代谢异常,进而导致心肌损伤。可能引发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
4.凝血功能障碍
急性失血性贫血状态下,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影响了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性,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诱发皮下出血、瘀斑等临床表现,还可能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5.电解质紊乱
失血性贫血会引起钠、钾等电解质随血液流失,导致其浓度比例失调。会造成肌肉痉挛、抽搐、恶心呕吐等现象发生,严重时可出现心跳骤停。
对于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应立即就医并接受输血治疗以纠正贫血。同时需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2024-03-04 17: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急性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是因外伤或疾病致血管破裂,或凝血、止血障碍等原因使大量血液在短期内丢失,不仅影响血容量而且引起急性失血后贫血,其发生初期贮铁并不减少。

适用药品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绝对和相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由于铁摄入量不足或吸收障碍、急性或慢性失血以及各种年龄患者的感染所引起的隐性或显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妊娠与哺乳期贫血的治疗。

布美他尼片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梯度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

维生素C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4.用于治疗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