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卒中后肢体瘫痪出院后如何护理
补充说明:卒中后肢体瘫痪出院后如何护理
a******W 2021-08-17 16: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卒中后肢体瘫痪的患者在出院后可以采取家庭康复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物理疗法、中药外敷、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护理。若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应尽快就医。
1.家庭康复训练
患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在家中开展针对性强的家庭康复训练,包括但不限于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度训练及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此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照料负担。
2.职业康复训练
职业康复训练需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职业治疗师指导,在特定环境中帮助卒中患者恢复工作和日常活动能力。此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和社会参与感。
3.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通常由物理治疗师设计个性化方案,在医院或居家环境中执行一系列锻炼计划。此方法针对卒中后遗症如肌张力增高、关节僵硬等问题具有积极效果;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提高灵活性。
4.中药外敷
选择适当的中药材配比后制成药膏或贴剂,外敷于受影响区域,每日一次。传统中医认为,此类草本植物能够调节气血、舒筋活络;对于因卒中引起的局部不适有缓解作用。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涉及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神经-肌肉系统,一般每次治疗持续30-60分钟。研究显示,针灸能改善脑血流量、抑制炎症反应,并促进神经再生;对促进受损肢体功能恢复有益处。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以便调整治疗计划。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和充足的休息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2024-02-21 06:3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
如意珍宝丸
清热解毒,醒脑开窍,舒筋通络。用于瘟热、陈旧热症、“白脉病”、四肢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神志不清、痹症、痛风、肢体强直、关节不利。对“白脉病”有良效。
盐酸替扎尼定片
盐酸替扎尼定片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用于降低因脑和脊髓外伤、脑出血、脑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病等所致的骨骼肌张力增高、肌痉挛和肌强直。
珊瑚七十味丸
镇心,安神,定惊,调血。用于脑血栓,脑溢血,冠心病,肢体瘫痪,心动过速或过缓,高血压,小儿麻痹,癫痫及各种神经炎等。尤其对大脑神经和心脏性疾病有特殊功效。
丹曲林钠胶囊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遗留的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状态,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多发性脑血管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