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中风偏瘫> 脑溢血中风偏瘫怎么治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脑溢血中风偏瘫可以考虑早期康复训练、针灸治疗、中药内服、抗凝治疗、降压治疗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早期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平衡能力训练等。此措施有助于促进患侧肢体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改善预后。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此方法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辅助减轻疼痛及不适感。
3.中药内服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片、三七粉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加脑部供血量并减少出血风险;长期坚持使用对预防再次发作有积极作用。
4.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该措施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合成来防止血液凝固异常导致的血管阻塞或破裂;对于存在血栓形成风险者有益。
5.降压治疗
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例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该措施能降低颅内压力,预防脑水肿的发生,从而减轻脑溢血引起的偏瘫症状。
脑溢血中风偏瘫患者应避免高盐饮食,以免加重水肿,影响病情恢复。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免不利于病情恢复。

2024-03-01 18: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风偏瘫 (风痱)

风痱“痱”与“废”同义。指中风后出现偏瘫。病证名。四肢废而不用的疾患。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简称痱。证见四肢废而不用,身无痛。甚则可见口不能言,神志昏乱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录《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治疗风痱用三味竹沥饮、竹沥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治风痱用换骨丹、疏风顺气圆、八宝回春汤等方。

  • 症状起因:1.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3.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4.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 可能疾病: 脑外伤 脑病 高血压性脑出血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