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强直性脊柱炎>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的副作用机制

非甾体抗炎药的副作用机制

发病时间:不清楚

非甾体抗炎药的副作用机制

补充说明:非甾体抗炎药的副作用机制

2021-08-12 17:21

非甾体抗炎药 消化 胃痛 胃溃疡 溃疡 出血 肝损害 肾损害 非甾体类抗炎药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刘一帆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免疫内科、骨科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产后风湿,骨质疏松等。

提问

非甾体抗炎药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血液系统受累。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或者出现消化道病变,比如胃痛、胃溃疡甚至溃疡出血,还可以出现肝损害、肾损害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大类药物,临床上常用药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很多种。但按照医生医嘱使用,一般不会有明显副作用。

2021-12-10 15: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溃疡 (慢性溃疡)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即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异常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很多消炎止痛药等)、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与胃溃疡的发生有关。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