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由药物副作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化疗药、靶向药等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和存活时间,导致其数量减少。停用相关药物后,若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则中性粒细胞水平通常可恢复正常。
2.感染
感染时,机体为集中资源对抗病原体,可能会暂时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以节省能量。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需采用相应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身体产生攻击自身正常细胞的抗体和/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这些异常的免疫反应使得中性粒细胞寿命缩短并使其无法有效地执行其防御任务。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疾病的活动性。
4.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会影响白血球的生成,包括中性粒细胞,因为它们都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治疗可能涉及刺激骨髓产生更多血细胞的药物,或者如果是由特定原因如骨髓纤维化引起,则需要干细胞移植。
5.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时,由于脾脏对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过度破坏,从而导致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对于脾功能亢进的治疗,可以考虑脾切除术,但须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表明潜在的健康问题,建议定期监测血象变化,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食物或药物。

2024-02-17 08: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推荐医生更多

雷著斌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