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胃肠外科> 小肠> 小肠掉入盆腔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小肠掉入盆腔可能源于小肠疝气、腹壁肌肉薄弱、腹内压增高、先天性盆腔发育不全、巨球蛋白血症等病因。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小肠从正常解剖位置脱出并进入盆腔。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以避免肠梗阻或其他并发症。
1.小肠疝气
小肠疝气是由于腹部组织或器官通过正常解剖部位的缺陷突出到其他部位引起的。当小肠进入盆腔时,会导致肠道受压和堵塞,引起疼痛、恶心等症状。手术修补缺损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如开放性疝修补术或腹腔镜下疝修补术。
2.腹壁肌肉薄弱
腹壁肌肉薄弱使得腹腔内的压力增加,导致小肠从腹壁薄弱处脱出至盆腔。这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增强腹壁肌肉力量可以改善症状,例如核心稳定性训练,包括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
3.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增高可能由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原因引起,使小肠从正常的解剖位置向外突出。这种情况通常伴有腹部不适、排便困难等症状。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比如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可用于治疗咳嗽;乳果糖口服溶液可作为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疗选择。
4.先天性盆腔发育不全
先天性盆腔发育不全是由于骨盆结构异常,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导致小肠容易移位至盆腔。患者可能出现腰痛、尿频等症状。矫正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骶髂关节复位术、耻骨联合固定术等。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单克隆IgM免疫球蛋白过度增生。高浓度的IgM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而降低腹膜的防御能力,从而增加小肠移位的风险。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苯达莫司汀等。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注意观察身体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小肠的位置和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1-06 18: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巨球蛋白血症

血液中IgM异常增多即为巨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不明,又称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因不明的单克隆lgM增多称之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单克隆或多克隆lgM增多称之为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是老年发病、贫血、出血倾向及高黏滞综合征。诊断依据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lgM和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本病呈慢性过程,无临床症状时不宜化疗,对进展性疾病采用化疗。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