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原因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缩宫素使用不当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处理和管理。
1.子宫收缩乏力
由于分娩时子宫肌层过度伸展、损伤或神经递质分泌不足导致子宫收缩力减弱,无法有效压迫血管和伤口,使止血困难。这种情况会导致产后出血。可以遵医嘱使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进行改善,如垂体后叶素、麦角新碱等。
2.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是指阴道壁、宫颈口或会阴部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撕裂或切开,导致出血。这种损伤使得血液从裂口流出,引起产后出血。对于轻度裂伤,可通过缝合裂口来止血;重度裂伤可能需要手术修补。
3.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或部分胎盘粘连未完全剥离可能导致继发出血。因为胎盘滞留或部分粘连未完全剥离,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引起产后出血。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按摩子宫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指机体凝血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出现异常,导致止血功能受损。此时难以形成足够的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影响了伤口的愈合,增加了出血的风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维生素K注射液、醋酸片等药物进行调理。
5.缩宫素使用不当
缩宫素是一种催产素类似物,用于加速子宫收缩以帮助排出残留组织。如果使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子宫痉挛性狭窄,进一步减少出血量。因此,在使用缩宫素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针对产后出血的情况,建议产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同时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和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必要时,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超声波检查以及凝血功能评估,以排除其他潜在的问题。

2024-01-13 07: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难以止住的大量出血。这是一种非常严重,但不太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危急生命。子宫过于松弛或者由于长期筋疲力尽的分娩未能紧缩,生产创口过大都有可能发生流血。子宫扩张过大可能由于多胞胎、胎儿个体大、羊水过多、产妇身体虚弱(如贫血,受惊,或者过度疲劳)所致。胎盘畸形,也会阻止子宫对称收缩。在全球范围内,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为常见的原因,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可避免很多孕产妇不必要的死亡。产后出血在任何一个分娩的场所均会发生,70%的产后出血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治疗宫缩乏力,除了使用宫缩剂,进行子宫按摩以外,其它的方法似乎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以前可能也会需要很多复杂的医疗器械,但是这在边远地区并不太可能,影响了进一步的干预的进行,由此有可能成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产后出现即时出血还有可能是因为子宫、子宫颈、阴道或者骨盆的一些地方的损伤没有得到修复,或者子宫破裂或倒位(里面的朝外)。如果胎盘有一些碎片还留在子宫里或者粘在子宫上,出血可能发生产后一两周内。感染和使用阿斯匹林、布洛芬、银杏片、大剂量维生素E、大麻、或者其他药物(这些东西会影响血液凝固),也可能造成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产房或者几周后。出血现象更多发生于宫外孕或者早产孕妇身上,很少是由于产妇有已知的血液紊乱的遗传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