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结膜下出血> 结膜下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结膜下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说明:结膜下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1-07-06 14:07

结膜下出血 毛细血管 出血 血压升高 剧烈咳嗽 打喷嚏 眼睛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擅长:结膜炎、角膜炎、近视、散光、弱视、近视手术、干眼症、视疲劳、翼状胬肉、青光眼、视神经疾病

提问

结膜下出血是因为眼表透明结膜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其中有一小部分血液流出。由于结膜下组织较松散,所以极少量的血液也会引起大面积血红的出血表现,或者出现短时间血压升高,或者毛细血管管壁本来就有脆弱的因素,存在直接的外伤和暴力性因素。出现短时间剧烈咳嗽、打喷嚏、揉眼睛、用力排便等都有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建议及时去医院治疗。

2021-07-07 17: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