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率过缓> 老年人心率过缓吃什么药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老年人心率过缓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品、沙丁胺醇、肾上腺素、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来提高心率。由于心率过缓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心脏评估。
1.阿托品
阿托品适用于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引起的心率过缓。该药物能对抗迷走神经反射,提高心率。早产儿慎用本品,新生儿禁用。此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沙丁胺醇
沙丁胺醇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状态时的平喘治疗。此药物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慎用。此外,运动员慎用。
3.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可用于心脏骤停、严重低血压等情况。其能够收缩外周血管,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从而升高血压并改善心脏功能。使用前需评估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史或其他禁忌症。注意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反应,以免出现不良事件。
4.麻黄碱
麻黄碱适用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所致的心率减慢。该药物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降低呼吸道阻力的作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不宜长期大量使用。此外,运动员慎用。
5.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及心脏传导阻滞。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提高心输出量。不建议对该药物过敏的人群使用。另外,哺乳期妇女如需使用,应停止哺乳。
针对心率过缓的情况,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以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同时,建议定期监测心率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2-20 15: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率过缓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 症状起因:可由生理性、全身性、药物性或心脏血管性疾病疾病所引起。 一:生理性: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二:全身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某些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垂体功能迟钝、高血钾、碱中毒、食道憩室、抑郁症、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三:药物性:一些药物像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胍乙啶、吗啡、洋地黄、奎尼丁、异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药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四:心脏血管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侵及窦房结,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窦房结炎症,窦房结动脉的血栓、扩张、炎症,某些心肌病如淀粉样变性,法鲁氏四联症或大血管错位术后,微生物累及心脏,出血进入窦房结,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累及心脏抑制中枢或加速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

  • 可能疾病: 人流综合症 勒夫勒心内膜炎 性交晕厥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 窦性心动过缓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胸、心血管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