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巨结肠> 小儿巨结肠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巨结肠是怎么形成的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巨结肠是怎么形成的

补充说明:小儿巨结肠是怎么形成的

a******W 2021-07-16 15:24

巨结肠 巨球蛋白血症 肠道 神经 发育 手术 直肠 结肠 免疫球蛋白 腹痛 腹泻 便秘 腹部 大便 胎儿 粪便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巨结肠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巨球蛋白血症、先天性巨结肠症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导致肠道神经发育异常,影响肠道运动功能,进而引起巨结肠。针对家族史中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风险,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2.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
由于胚胎期神经管闭合障碍,使远端直肠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或缺如,导致近端结肠出现继发性巨结肠的现象。对于此病可通过营养支持疗法、药物对症治疗等方法来缓解不适症状。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指血液中一种名为IgM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这种蛋白质可以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影响肠道蠕动。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和便秘交替。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腹部X线检查、超声波扫描以及大便常规化验。
4.先天性巨结肠症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由于胎儿时期神经组织发育不全所致,在出生后无法正常收缩和排空粪便,导致结肠扩大。新生儿巨结肠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扩肛术、经腹结肠造瘘术等。
患儿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负担。定期复查结肠长度和功能状态,监测生长发育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3-12-27 05: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巨球蛋白血症

血液中IgM异常增多即为巨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不明,又称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因不明的单克隆lgM增多称之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单克隆或多克隆lgM增多称之为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是老年发病、贫血、出血倾向及高黏滞综合征。诊断依据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lgM和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本病呈慢性过程,无临床症状时不宜化疗,对进展性疾病采用化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