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儿童消化道出血> 儿童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常见方法

精选回答(1)

祝丽丽 主治医师 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

擅长:小儿发热、咳嗽、腹痛、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肾炎、皮疹等疾病的诊疗。走着丰富的儿科门诊急诊执业经验。

提问

儿童消化道出血的常见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术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少,且症状较轻,一般可以通过禁食禁水,静脉输液进行治疗,同时还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止血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内镜下止血术

内镜下止血术是通过内镜找到出血位置,通过电灼或者夹闭血管,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对于较小的血管,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除上述治疗外,还可通过胃镜下的套扎电凝血钳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量食用小米粥、南瓜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2-06-10 10: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消化道出血 (儿童消化道出血)

小儿消化道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两者均有。出血原因复杂,除消化道本身的疾病外,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出血的部位可以是上消化道,也可能是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后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如小肠、结肠、直肠、肛门的出血。小儿对失血量的耐受力差,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有的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出现致命性失血性休克,有的则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反复小量出血,久之可导致小儿贫血,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尽管目前诊断方法有了较大提高,对低血容量休克的病理生理的了解有了较大进步,然而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仍需进一步研究。小儿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就体重和循环血量而论,儿童患者出血的危险性比成人大,故迅速确定出血的病因、部位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