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休息痛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休息痛怎么治疗
a******W 2021-07-15 22: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休息痛可以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止痛药物等非手术方法缓解,严重时也可通过神经阻滞、脊髓刺激术等手术方式治疗。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缓解炎症和疼痛。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能够减轻组织发炎引起的不适感,进而改善休息时出现的肌肉酸胀、关节肿胀等情况。
2.肌肉松弛剂
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可通过增加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含量,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起到解痉作用。患者需按处方使用氯唑沙宗片、氟吡汀胶囊等药物。肌肉松弛剂能缓解因紧张或过度活动引起的肌肉僵硬和疼痛,有助于放松身体,促进睡眠,从而改善休息时的不适感。
3.止痛药物
止痛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可按照说明书指导剂量服用。止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减少疼痛感觉;对于休息时出现的轻微至中度疼痛有效。
4.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周围神经附近以暂时阻断神经传导的方法,在有资质医师操作下完成。此方法可用于治疗由特定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休息痛;其机制在于长期阻断神经冲动传播而产生镇痛效果。
5.脊髓刺激术
脊髓刺激术是在影像学引导下将电极植入椎管内,通常需要住院并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该手术通过向脊髓发放微弱电流以调节神经传导,适用于慢性背痛及伴随下肢无力、排尿障碍等症状者。
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以免加重肌肉疲劳和僵硬,影响血液循环。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背部负担。
2024-02-03 02:5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
柴银颗粒
中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证者,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