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失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的治疗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失血性贫血的治疗可能包括铁剂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补充、红细胞生成刺激剂、输血治疗、骨髓移植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铁剂补充
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根据患者缺铁程度调整剂量及频率,通常需持续一段时间。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补充铁剂可纠正缺铁性贫血;但注意不宜过量以免引起铁负荷过重。
2.维生素B12和叶酸补充
通过口服维生素B12和叶酸制剂来补充这两种营养素,具体用量应遵医嘱。维生素B12和叶酸对红细胞的生成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改善巨幼细胞性贫血;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导致神经损害。
3.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根据医生处方,在特定时间内规律服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如EPO、达雷妥尤单抗等。这类药物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红细胞,从而提高血液浓度;主要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的贫血。使用时需监测铁状态以防铁超载风险。
4.输血治疗
当患者因急性大出血导致严重贫血时,需要紧急输注红细胞悬液或其他成分血液产品。输血可以直接增加循环中红细胞数量并迅速改善氧合状态;适用于急性失血所致急性贫血。但需评估受血者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通常作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患者的最后手段,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供体健康骨髓植入患者体内。骨髓中含有各种祖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它们能恢复受损或异常造血功能;手术后需密切监测免疫排斥反应及其他并发情况。
在治疗失血性贫血的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以支持身体恢复。饮食上宜选用高铁、高叶酸食物,如红枣、菠菜等,还需定期复查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024-02-11 05: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缺铁性贫血 (痿黄)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典型病例贫血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型。本病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是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二是铁的吸收不良,三是失血过多等,均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而发生贫血。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