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的原理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的原理

发病时间:不清楚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的原理

补充说明: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的原理

a******W 2021-07-15 22:14

尿崩症 颅内肿瘤 烦渴 颅咽管瘤 综合征 多尿 夜尿增多 体重下降 利尿 尿崩 脱水 手术 垂体后叶素 抗利尿激素 血管 神经 口干舌燥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孙卓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垂体后叶素通过激动血管加压素受体V2,提高水道上皮细胞渗透压,减少水分丢失,从而达到止尿的效果。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障碍引起的。该疾病的病因多样,包括遗传性抗利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颅内肿瘤压迫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等。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多尿、烦渴、频饮、夜尿增多等症状,还可能伴随口干舌燥、体重下降等情况。
确诊尿崩症通常需要进行血液电解质分析、尿液分析以及禁水-加压素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病变。尿崩症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利尿药物如去氨加压素来替代缺失的抗利尿激素。对于继发性原因引起的尿崩症,则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颅咽管瘤引起的尿崩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处理。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同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

2024-01-28 11: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