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肾性尿崩症> 什么是肾性尿崩症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肾性尿崩症是一种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导致的水代谢障碍,肾脏无法有效地重吸收水分,从而引起频繁排尿和大量低张尿。
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使肾小管不能有效地重吸收水分,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肾性尿崩症的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频饮、夜尿增多以及生长迟缓等。此外还可能伴随有口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等症状。
确诊肾性尿崩症通常需要进行血液电解质分析、尿液分析、血渗透压测定、禁水加压素试验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体内的钠、钾、钙等离子浓度以及尿量变化情况。肾性尿崩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抗利尿药物如去氨加压素来调节尿量,同时需注意维持适当的水分平衡。对于特定病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胰岛素疗法辅助管理。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同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促进身体健康。

2024-02-01 19: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肾性尿崩症 (继发性或不完全性抗ADH性尿崩症,家族性肾性尿崩症,肾原性尿崩症,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 )

尿崩症是指血浆ADH正常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的病理状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性疾病。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是一种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表现为多尿、烦渴及持续性低张尿。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