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高血钙症、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应用β受体拮抗剂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高血钙症
高血钙症是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的病理状态,此时由于细胞外液钙浓度增加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受到影响,引起窦房结起搏频率降低。高血钙症还可能导致肌肉收缩力减弱、神经兴奋性下降等。对于高血钙症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受体抑制剂进行治疗,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反馈性地使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甲状腺组织增生,而增生的甲状腺呈代偿性肿大。甲状腺肿大可压迫周围器官,包括心脏,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或者脑实质被肿瘤等病变所占位,导致颅腔内容积相对缩小,对邻近的脑组织产生压力作用,当这种压力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刺激位于颅内的交感神经中枢,从而引起心跳加快的现象。但是一旦颅内压继续升高,超过一定限度后,则会出现心跳缓慢的情况。针对颅内压增高的治疗主要是缓解原发病因,可通过手术方式减轻颅内压力,例如去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
4.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局部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最终发生缺血性坏死所致的心脏病。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损伤,影响窦房结的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如果确诊为心肌梗死,应立即就医并接受紧急医疗干预,以恢复血流通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前者通过导管将堵塞的血管重新打开,后者则利用特殊药物溶解血栓。
5.应用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能够竞争性地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减少儿茶酚胺的作用,降低心率和血压。长期使用β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导致心脏适应性的改变,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情况下,停用β受体拮抗剂后,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会逐渐改善。但是,在停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律和血压变化,防止突然停药引起的反弹效应。
建议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测、甲状腺功能测定以及颅内压监测,以评估窦性心动过缓的程度和原因。必要时,可能需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便更准确地捕捉异常心律。

2024-02-04 07: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sinusbradycardia)是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致的窦性心律失常,其频率在60次/min以下。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