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肠绒毛萎缩症状
补充说明:肠绒毛萎缩症状
a******W 2021-07-11 00:1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肠绒毛萎缩可能导致腹泻、腹痛、体重减轻、贫血、脂肪泻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治疗需求和管理风险。
1.腹泻
当存在小肠黏膜损伤时,会影响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进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下端,可能伴有频繁排便和水样大便。
2.腹痛
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组织,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腹痛一般集中在肚脐周围,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3.体重减轻
如果患者患有慢性肠炎等疾病,会导致长期食欲不振,从而影响正常的饮食摄入量,使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消耗自身的肌肉组织,造成体重下降。体重减轻往往出现在上腹部区域,可能是由持续性的消化不良引起的。
4.贫血
因为肠绒毛萎缩会影响到铁元素以及叶酸的吸收,此时会使得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或者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贫血可能导致全身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血液学参数异常的程度。
5.脂肪泻
由于肠绒毛萎缩导致小肠黏膜表面积减小,影响到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致使未被完全消化的脂肪随粪便排出体外。脂肪泻多见于回盲瓣功能障碍或肠道感染性疾病,典型表现为油状便且有恶臭。
针对肠绒毛萎缩的症状,可以进行电子纤维胶囊内镜、X线钡餐造影等检查以评估小肠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补充维生素B族、使用胃动力促进剂如甲氧氯普胺片来改善消化功能。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2023-12-27 15: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肠绒毛萎缩是胃肠道伴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症状之一。胃肠道伴癌综合征系指由于消化系的某些癌瘤所伴发的一些症候群。它不包括肿瘤的一般全身性影响, 如黄疸、发热、消瘦等, 也不指经典的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胃肠外表现。
症状起因: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1.胃肠黏膜糜烂或溃疡导致蛋白渗出或漏出。2.黏膜细胞损伤或缺失,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宽,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入肠腔。3.肠淋巴管阻塞,肠间质压力升高,使富含蛋白质的肠间质不但不能保持在间质中或被吸收入血循环,反而使其溢出,进入肠腔而丢失。肠道炎症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由于炎症区细胞外液和炎性液体渗出所致。在正常情况下,漏入胃肠道的血浆蛋白量不多,估计这些蛋白质不到血循环白蛋白的6%,只相当于这些血浆蛋白每天分解率的10%~20%,其中90%以上被消化后又重新吸收,因此,胃肠道的分解代谢在血浆蛋白总的分解代谢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在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时,血浆蛋白质从胃肠道的丢失远越过正常丧失量。每天蛋白质在胃肠道的降解率可高达循环血浆蛋白质总量的40%~60%以上。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时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无关。血浆蛋白大量漏入胃肠道,致使血浆蛋白质半衰期缩短、周转率加快。有研究表明,本病时由于血浆蛋白质无论其分子大小均从胃肠道黏膜漏出,因而合成率越慢和(或)半衰期越长的血浆蛋白下降越明显。白蛋白和IgG的半衰期较长,即使机体进行代偿性合成,其能力有限,肝脏合成白蛋白的速率最多能提高1倍;而IgG等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还不受血浆浓度降低的刺激,所以白蛋白和IgG的血浆浓度在本病时下降程度最重,使得本病患者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周转率快、半衰期短的血浆蛋白,如转铁蛋白、铜蓝蛋白、IgM等不易受到影响,本病时仅轻度降低。而纤维蛋白原半衰期最短、合成速率最快,故血浆浓度一般正常。丢失入胃肠腔的蛋白质在肠腔内被分解成氨基酸、肽而被再吸收入血循环,作为机体的氮源,如果丢失入胃肠道的蛋白质量较多、进入肠道的速度较快或肠蠕动较快,则有大量的蛋白从肠道排出。因肠淋巴管阻塞而致蛋白质从肠道丢失者,可同时有淋巴细胞从肠道丢失而致血淋巴细胞减少。此外,其他血浆成分如铜、钙、铁、脂质等也可从胃肠道丢失。
就诊科室: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