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包括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尿失禁以及下腹疼痛,可能表明膀胱功能障碍。由于这些症状与神经系统有关,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尿急
尿急通常由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由于支配膀胱平滑肌的神经受损或异常兴奋,使膀胱无法正常储存尿液。尿急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常伴有尿意难以控制的感觉,可能伴随有尿频和尿不尽感。
2.尿频
尿频可能是由于膀胱容量减少或者神经系统对膀胱收缩的控制减弱所致。这会导致膀胱频繁地刺激脊髓中枢,进而引发尿频的症状。尿频可能导致患者频繁地去厕所,特别是在晚上,影响睡眠质量。
3.排尿困难
排尿困难多是由于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如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等,这些因素会影响膀胱和尿道之间的协调运动,从而导致排尿困难。典型表现为排尿时感觉费力、尿流变弱或中断,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
4.尿失禁
尿失禁的发生与神经源性膀胱有关,主要是因为大脑或脊髓损伤后,神经信号传递出现问题,导致膀胱失去正常的控制能力。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且不受主观意愿控制,可能会造成社交尴尬和心理压力。
5.下腹疼痛
下腹痛可能是由于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盆底肌肉痉挛或炎症反应,这些都可能导致腹部不适。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中央,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或大腿内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针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直肠指诊以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状态。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药或α受体阻滞剂,以及行为疗法,如盆底肌肉锻炼。患者应避免摄入利尿作用的食物和饮料,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并定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以改善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2024-03-16 23: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