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甲基硫氧嘧啶> 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嘧啶的区别

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嘧啶的区别

发病时间:不清楚

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嘧啶的区别

补充说明: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嘧啶的区别

a******W 2021-07-11 00:18

甲基硫氧嘧啶 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皮疹 皮肤瘙痒 恶心 呕吐 腹泻 头痛 头晕 关节疼痛 过敏 妊娠期 肝功能不全 白细胞减少 骨髓抑制 牙龈出血 鼻出血 肝脏 排泄 发热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嘧啶的区别,主要在于作用机制不同、不良反应不同、禁忌不同、药物相互作用不同、治疗不同等。

1、作用机制不同

甲基硫氧嘧啶是一种硫脲类的抗甲状腺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从而达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而丙基硫氧嘧啶是一种硫脲类的抗甲状腺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从而达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

2、不良反应不同

甲基硫氧嘧啶在服用后,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疹、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而丙基硫氧嘧啶服用后,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

3、禁忌不同

对甲基硫氧嘧啶过敏的患者、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等人群应禁止使用上述药物。而丙基硫氧嘧啶则通常对肝功能不全、严重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患者禁止使用。

4、药物相互作用不同

甲基硫氧嘧啶与抗凝药物合用,会增加抗凝药物的作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等不良反应。而丙基硫氧嘧啶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会减少磺胺药在肝脏的排泄,从而使血药浓度升高,导致患者出现皮疹、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

5、治疗不同

甲基硫氧嘧啶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而丙基硫氧嘧啶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另外,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1-07-12 05: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