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后神志不清
补充说明: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后神志不清
a******W 2021-07-11 00: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后神志不清可以考虑抗结核治疗、神经营养药物、脑代谢活化剂、脑保护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尽快就医。
1.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进行长期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上述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2.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神经生长因子等可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患者,旨在支持受损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功能恢复。结核性脑膜炎后期出现神志不清可能与神经系统损伤有关,补充必要的营养素有助于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重建。
3.脑代谢活化剂
脑代谢活化剂如吡拉西坦片、奥拉西坦胶囊等通过提高大脑内能量物质ATP的含量来改善细胞的能量供应状态,进而发挥其作用机制。结核性脑膜炎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缺氧状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此药可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4.脑保护治疗
脑保护治疗涉及多种策略,如控制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稳定等,具体措施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结核性脑膜炎晚期时由于炎症反应导致脑水肿严重,此时需要采取特殊手段来降低颅内压力,减轻对脑组织造成的压迫和损害。
5.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置于高浓度氧气环境中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为每周5天,每天一次,每次60分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进行高压氧舱辅助治疗可以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进脑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脑部微循环障碍,缓解因脑膜炎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在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神志变化,以免因神志不清而造成意外伤害。同时,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4-01-29 19:5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型,也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在初染结核1年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内发病最高。由于卡介苗的广泛接种及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其发病率已明显减少。但由于防治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有些地区本病仍较常见,所发现的患者仍以晚期为多。因此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