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胃癌。如果出现呕血或黑便等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的炎症和溃疡形成,当胃酸刺激溃疡边缘的受损组织时,会导致出血。这可能导致呕血、黑便等症状。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从而缓解溃疡引起的不适症状。
2.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长期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酸过多,腐蚀了十二指肠黏膜而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在受到食物或者机械摩擦后容易出现出血的现象,患者会出现吐咖啡渣样物质、柏油状大便等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致门脉高压使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扩张,易受损伤而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降低门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伴糜烂,严重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胶体果胶铋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5.胃癌
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肿瘤侵犯血管壁会引起出血,还可能会伴有食欲减退、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对于早期无扩散转移的患者,可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以改善预后。
建议定期复查胃镜以及血液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护胃部健康。

2024-02-20 10: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约50cm一段)、以及胰管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是常见的外科急症。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