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尿道瓣> 尿道瓣膜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尿道瓣膜的治疗可能需要抗感染治疗、膀胱扩张术、经尿道电切术、膀胱镜下激光治疗、膀胱造瘘术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
1.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来控制细菌感染。此措施针对尿道瓣膜引起的排尿困难及可能伴随的泌尿系感染。通过消除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临床症状。
2.膀胱扩张术
膀胱扩张术是将一个球囊放入膀胱内并充气以逐渐扩大其容量的方法,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完成。该手术旨在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因容量过小而引起的频繁排尿和尿失禁现象。对于存在瓣膜导致排尿不畅的患者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3.经尿道电切术
经尿道电切术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利用高频电流切除阻塞尿道的组织,即瓣膜的过程。该措施直接解决了尿道瓣膜阻碍排尿的问题。它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特点。
4.膀胱镜下激光治疗
膀胱镜下激光治疗是采用特殊器械配合高能量激光对准目标区域进行精确烧灼的一种技术,一般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该方法适合处理表浅且位置固定的瓣膜。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破坏瓣膜组织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结构。
5.膀胱造瘘术
膀胱造瘘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建立一条从膀胱到体外的通道,以便将尿液引流出来。该措施适用于长期卧床或无法自行排尿的患者。它可以减轻因尿潴留引起的压力性溃疡等问题。
术后需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以免发生感染。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以及是否有发热、腰痛等症状出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4-02-14 13: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瘘,中医指颈部生疮,久而不愈,常出浓水。瘘管,指身体内因发生病变而向外溃破所形成的管道,病灶里的分泌物由此流出。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