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免疫球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m偏高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尿液中免疫球蛋白M水平偏高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慢性肾炎等疾病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导致免疫球蛋白M水平升高。这种疾病会导致多种器官受累,如肾脏、血液和皮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2.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浆细胞恶性增殖的一种血液系统肿瘤,可引起IgM水平增高。该病会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出血等问题。对于巨球蛋白血症,通常需要通过化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比如环磷酰胺注射液、美法仑片等药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3.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的疾病,其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会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其中就包括IgM型。这会导致骨骼疼痛、骨折、贫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靶向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伊沙佐米胶囊、来那度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
4.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下降,而脾脏则会过度表达,从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清除,导致IgM水平偏高。此时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腹水、黄疸等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5.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会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免疫球蛋白漏出,进而使IgM水平上升。此病会造成肾功能逐渐减退,伴随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减轻肾脏负担。
建议定期监测尿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血液学检查,如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以及尿常规分析。

2024-01-13 03: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身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表现,如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患病率为4/10万~25/10万,亚洲及黑人患病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为70/10万~75/10万。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约为10∶1,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老人及儿童也可患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阴阳毒、阳毒发斑、蝴蝶斑、日晒疮、鬼脸疮、面游风等病证范畴。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