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内脏出血> 内脏出血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内脏出血可能导致呕血、黑便、腹部疼痛、贫血或休克等症状。如果出血严重或伴有意识丧失,应立即就医以防止进一步的器官损伤或生命危险。
1.呕血
当内脏器官出现炎症、溃疡等情况时,会导致胃黏膜受损,此时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则可能会导致胃部毛细血管破裂,血液经口排出形成呕血。呕血通常发生于上消化道,如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
2.黑便
内脏出血后,红细胞破坏会释放出含铁血黄素,经过肠道吸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使大便呈现黑色。黑便多发生在下消化道,如直肠、结肠等。
3.腹部疼痛
内脏出血会引起腹腔压力增加,刺激腹壁神经,进而引发腹部疼痛。腹部疼痛可能出现在任何位置,但常见于中上腹或右下腹。
4.贫血
内脏出血会造成红细胞减少,影响血液携氧能力,从而引起贫血。贫血可能导致全身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功能。
5.休克
大量内脏出血会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会诱发休克。休克通常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超声波检查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止血、输液补血以及内镜下止血手术等。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2024-03-28 09: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内脏出血

内脏损伤引起的出血的现象称为内脏出血。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