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脊髓损伤下肢无力怎样恢复
补充说明:脊髓损伤下肢无力怎样恢复
a******W 2021-07-11 00:3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脊髓损伤下肢无力可以考虑物理疗法、功能锻炼、针灸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法来促进恢复。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被动关节运动、主动训练及平衡练习等,每日由康复师指导患者完成。此措施有助于提高肢体活动度和肌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无力现象。
2.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主要包括渐进性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通常根据患者状况制定个性化计划。通过逐步增加肌肉负荷和挑战来增强下肢力量,预防肌肉萎缩,对因脊髓损伤导致的下肢无力有积极作用。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涉及选择特定穴位并施行刺针操作,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定期进行。针灸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因脊髓损伤引起的下肢麻木和无力。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的风险。
4.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利用电流刺激受损区域周围未受损的神经和肌肉组织,一般每次治疗持续20-30分钟。该技术能够模拟正常神经冲动传导,激活受损神经和肌肉,从而改善下肢无力。使用时应考虑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等问题。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如炸鸡块,以减少体重压力,减轻脊柱负担。同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修复和恢复,但应避免长时间卧床,以免加重下肢肌肉萎缩。
2024-01-31 11:5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下肢无力多是有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表现为下肢无力、麻木、发紧、抬步沉重感等症状,逐渐还会出现跛行、颤抖、步态摇晃、容易跌倒等现象。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颈椎病大体可以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四种类型。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症状起因: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原理,主要有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血管因素和先天发育因素等4个方面: (1)动力性因素。椎节失稳、松动,后纵韧带膨隆、皱褶,髓核后突和黄韧带肥厚前凸等突向椎管腔而致脊髓受压。这些情况可因体位的改变而消失。 (2)机械性因素。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髓核突出或脱出后形成粘连、机化,可造成对脊髓的持续性压迫,或当颈椎活动时,脊髓在凸出部位来回磨擦,均可使脊髓受压或受刺激而产生症状。 (3)血管因素。脊髓的血液供应是保持脊髓完成各种复杂活动的重要基础,一旦某些血管因遭受压迫或刺激而出现痉挛、狭窄,相应支配区缺血,产生瘫痪症状。 (4)先天发育因素。颈椎椎管矢状径先天性发育狭窄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盐酸替扎尼定片
盐酸替扎尼定片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用于: (1)下列疾病造成的疼痛性肌痉挛的改善—颈、肩及腰部疼痛等局部疼痛综合征。 (2)下列疾病引起的中枢性肌强直—脑血管意外、手术后遗症(脊髓损伤、大脑损伤)、脊髓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盐酸依匹斯汀胶囊
本品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适用于成人所患的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痒疹、伴有瘙痒的寻常性银屑病及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