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缺血> 肾缺血的原因

医生回答(1)

于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肾缺血可能是由肾动脉狭窄、尿路梗阻、肾小球肾炎、肾栓塞、肾功能衰竭等病理变化导致的血液供应不足所致。这些病因可能导致肾组织损伤,影响其正常功能,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出现肾区疼痛、尿量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评估肾功能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肾小球过滤的功能,从而引起肾缺血。这会导致肾单位受损,进而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对于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缺血,常采用经皮介入治疗,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经皮腔内支架植入术来扩张狭窄部位。
2.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阻碍了尿液排出,使尿液滞留于肾脏中,导致肾盂压力增高,压迫肾组织,造成肾缺血。长期的尿路梗阻会引起肾实质萎缩和肾功能损害。对于尿路梗阻,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膀胱镜下气囊扩张术等,以解除梗阻并恢复尿液流通。
3.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双侧肾脏免疫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肾小球固有细胞增生伴新月体形成,可伴有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由于炎症因子刺激,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漏出,引起肾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免疫应答,延缓病情进展。
4.肾栓塞
肾栓塞是指血液循环中的栓子堵塞肾动脉主干或分支,导致肾缺血。栓塞使得肾血流量减少,无法满足肾小球滤过的需求,进而引起肾缺血。肾栓塞需紧急处理,通常采用溶栓治疗,如静脉注射链激酶、阿替普酶等,以尽快清除栓子。
5.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能有效地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引起肾缺血。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通过人工装置帮助身体排除废物和多余液体。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肾缺血的发生。必要时,还可遵医嘱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以评估肾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况。

2024-03-11 00: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