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脊髓空洞症的初期症状一定要重视
补充说明:脊髓空洞症的初期症状一定要重视
a******W 2021-07-07 10: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脊髓空洞症的初期症状包括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协调障碍、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这些症状都与神经功能受损有关,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1.感觉异常
由于病变累及脊髓后角及其固有神经纤维,导致受损区域出现异常放电和神经冲动传导,进而引发感觉异常。这类症状可能出现在身体一侧或某一特定区域内,具体取决于受影响的神经束。
2.肌肉无力
当脊髓受到压迫时,会干扰运动神经元的功能,影响大脑向肌肉发送信号以控制运动。这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这种症状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躯干和上肢。
3.协调障碍
脊髓内存在液体积聚会导致脊髓受压,使神经信号传递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协调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步履蹒跚、难以完成精细动作等现象。
4.肢体麻木
当脊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压迫邻近的神经根,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肢体麻木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局限于身体的一侧,且可能伴有刺痛感或烧灼感。
5.行走不稳
行走不稳可能是由脊髓内的压力变化引起的,这些变化会影响脊髓的功能,包括平衡和协调功能。患者可能感到头晕、眩晕或摇晃不定,尤其是在走直线时更为明显。
针对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来评估脊髓结构的变化。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手术减压或脊髓刺激。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减少颈部负担,定期复查MRI以监测病情进展。
2024-01-28 19:1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在空洞周围常有神经胶质增生。本症发病较为缓慢,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
多发人群:31~50岁,男性多于女性
典型症状: 肌肉萎缩 肌张力降低 遇冷后排汗增多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温觉丧失
临床检查: 肌肉萎缩 肌张力降低 遇冷后排汗增多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温觉丧失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