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三大主要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也可能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和皮肤温度升高的情况。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深静脉血栓形成,建议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1.下肢肿胀
由于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液体积聚在下肢组织间隙中,使下肢出现水肿。肿胀通常从脚踝开始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影响整个下肢。
2.疼痛
血栓堵塞了静脉腔会导致血管内压力增高,刺激周围神经产生疼痛感。疼痛一般位于单侧下肢,呈间歇性钝痛或持续性胀痛。
3.浅静脉曲张
当深静脉发生病变时,血液会通过功能不全的瓣膜反流到浅静脉,从而导致浅静脉曲张。患者可能观察到大腿和小腿等处的表浅静脉明显扩张、迂曲。
4.皮肤颜色改变
皮肤颜色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血液淤滞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典型表现为皮肤由苍白转为青紫或发黑。
5.皮肤温度升高
皮肤温度上升是由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阻碍了下肢血液回流,造成下肢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肢体缺氧和代谢增强的现象。这种变化往往集中在受影响区域,可通过触摸来感知差异。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可以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下肢深静脉的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抗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药物预防血栓扩大。患者平时应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注意穿着弹力袜,有助于缓解症状并预防血栓形成。

2024-01-03 01: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在欧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在急性阶段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另一些患者不能幸免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造成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