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源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许庆天 主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童腺样体,成人鼾症,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急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声带息肉,慢性喉炎,会厌囊肿,喉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提问

耳源性眩晕一般可以通过使用扩血管、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和改善膜迷路积水的药物进行治疗,首先保证良好的睡眠,其次治疗耳部的炎症,针对耳源性眩晕不危及生命,只会反复发作,一般疲劳常常为诱因,所以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劳累。以低盐饮食为主,避免过量饮水。建议除限制食盐摄入外,应避免情绪激动。

2021-05-17 19: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耳源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系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当发生迷路积水(梅尼埃综合征),晕动病(晕舟车病),迷路炎,迷路出血或中毒,前庭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引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由于前庭核通过内侧束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发生眼球震颤。

  • 症状起因: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肾气虚弱,命门火衰,水液气化失调,水湿上泛清窍而致眩晕。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虚阳上亢,上扰清窍,髓诲动乱而致眩晕。脾阳不足,胃气虚弱,水谷运化失职,聚而为痰湿,上蒙清窍而致眩晕。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化火生风,风火上扰,或暴怒伤肝,怒则气上,开发太过,上扰清窍而致眩晕。也可因外伤脑脉髓海失养而致眩晕。 现代西医学认为耳源性眩晕的原因主要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变态反应、代谢紊乱、内分泌功能障碍、膜迷路系统机械性阻塞或内淋巴吸收障碍。

  • 可能疾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爆震性耳聋 痰浊眩晕 老年眩晕 耳带状疱疹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耳鼻喉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