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肠道病毒71型是怎么引起的
补充说明:肠道病毒71型是怎么引起的
2020-11-15 15:27
肠道病毒71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 肠道病毒感染 口腔 肠道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可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接触病毒携带者、飞沫传播等引起的。
1.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感染是由特定的肠道病毒如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一种疾病。这些病毒主要通过口腔进入体内,在肠道内繁殖并可能引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针对肠道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可以采取对症支持疗法,例如使用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接触病毒携带者
接触病毒携带者是指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感染了肠道病毒的人群,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由于肠道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密切接触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播。预防接触病毒携带者的有效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戴口罩等。此外,定期进行病毒检测也是必要的,以及时发现并隔离潜在感染者。
3.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是指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肠道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尤其是在密闭空间中。为了防止飞沫传播,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同时保持社交距离,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就医并接受适当的隔离措施。
在面对肠道病毒感染时,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21-04-06 10:2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肠道病毒71型首先于1969~1970年在美国加州的二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暴发流行中分离出来,1970年以后向世界各地传播;1972年在澳大利亚引起以脑膜炎为主的流行;1973年在日本引起以手、足、口腔病和(或)无菌性脑膜炎为主的流行,在瑞典引起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的流行,伴有少数手、足、口腔病的流行;EV 71在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在1974年被鉴定命名。此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EV71 的流行情况。中国大陆首次发现EV 71型感染是在1987年冬季,湖北省出现的一起手足口病,1995年武汉市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EV71,之后的多次爆发流行经检验均为EV 71感染所致。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本品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有损失,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代谢性胃肠道功能障碍-胰腺炎-感染性肠道疾病-放射性肠炎及化疗-肠瘘-短肠综合症-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危重疾病-严重烧伤-创伤-脓毒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3.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4.肠道准备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粉剂)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 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 -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 -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 -意识障碍 -心/肺疾病的恶病质 -癌性恶病质和肿瘤治疗的后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 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 -颌面部损伤 -头颈部肿瘤 -吞咽障碍 -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 3.危重疾病: -大面积烧伤 -创伤 -脓毒血症 -大手术后的恢复期 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 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