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炎>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会致死吗?

精选回答(1)

齐兴四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

提问

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后引起直肠、乙状结肠损害,称为放射性直肠炎。初起为粘膜出血、红肿、糜烂、直肠壁增厚,以后粘膜和粘膜下层坏死,形成疼痛性溃疡,直肠及周围有广泛纤维变性,形成瘢痕狭窄。有的造成直肠阴道瘘或直肠膀胱瘘。临床上排粪次数增多,排出粘液和血,血色鲜红,多在粪内有少量血丝,大量出血时,呈紫血块。伴里急后重,坠胀感。如形成瘢痕而直肠狭窄,可排粪不畅,便条变细。如溃疡穿孔可造成直肠阴道瘘等。吃易消化食物,禁吃有刺激性或纤维素多的食物。用收敛、解痉、止痛药物。建议意见:肛门区热敷。

2022-09-26 22: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enteritis)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在早期肠粘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粘膜糜烂。晚期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和肠粘连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