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道> 肠道> 肠道为什么长息肉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肠道长息肉可能是由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是一种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癌症,这些基因涉及细胞生长和分化控制。当这些基因异常时,可能导致细胞过度增生形成息肉。针对此病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如全结肠切除术。
2.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由于APC 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使结肠上皮细胞无法正常凋亡,进而不断增殖形成息肉。对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内镜下息肉电切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电子纤维结肠镜直接观察病变所在位置,使用高频电刀、微波等设备对息肉进行切除。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在长期炎症刺激下,黏膜上皮细胞受损,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规则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息肉样改变。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奥沙拉秦钠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4.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免疫应答,其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和炎症,如果发生在结肠,则可能引起结核性肉芽肿,进一步发展为结核瘤,即结核球。抗结核治疗是主要手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血吸虫病
血吸虫卵随粪便排出时,虫卵中的幼虫逸出并进入肛门周围皮肤,孵化成幼虫后移行至腹腔和其他器官,可诱发炎症反应,反复损伤-修复过程可能导致结肠壁增厚、腺瘤样改变等病理变化,从而增加结肠息肉的风险。吡喹酮片是常用的驱虫药,能有效杀死血吸虫,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以及家族史调查以监测肠道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息肉。

2024-03-05 14: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结肠癌

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