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小儿尿崩症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吴雪胤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内分泌科

提问

小儿尿崩症可能是由抗利尿激素缺乏、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外伤后遗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利尿激素缺乏
抗利尿激素由下视丘神经垂体束合成和储存,在受到刺激时会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2表达增加,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当此功能丧失时会导致肾脏重吸收水分减少,引起多尿、烦渴和脱水。补充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可以提高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轻尿量过多的症状。
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是由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增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此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超过溶质水平,从而出现低比重尿和低渗尿。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来纠正电解质失衡,同时需监测血钠浓度以防过度补水。
3.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压迫下视丘或影响脑脊液循环时,可干扰正常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进而影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显著增多。针对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4.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影响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从而引发尿崩症。治疗颅内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5.外伤后遗症
外伤可能直接损伤下视丘或垂体区域,影响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功能,导致尿崩症的发生。对于外伤后遗症,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如镇痛药、神经营养剂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受损组织。
建议定期进行尿常规、尿渗透压测定以及头部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饮食方面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限制液体摄入以免加剧脱水风险。

2024-02-18 11: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