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 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

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

发病时间:不清楚

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

补充说明: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

2021-05-22 17:52

小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 孕妇 怀孕 胎儿 发育 头部 神经 中毒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守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和新生儿疾病

提问

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母体因素、外伤等,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遗传因素

如果小儿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小儿脑性瘫痪,则小儿患有脑性瘫痪的概率会高于正常人。

2、母体因素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吸烟、喝酒、服用药物,可能会使胎儿的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概率。

3、外伤

如果小儿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摔倒,可能会使脑部神经受到损伤,进而出现脑性瘫痪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中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给予小儿陪伴,及时观察小儿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2-09-02 14: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瘫痪 (麻痹)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有关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肌无力将另外叙述。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