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慢性直肠炎的定义、症状和治疗方式是怎样的
补充说明:慢性直肠炎的定义、症状和治疗方式是怎样的
2021-04-28 15:3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直肠炎是一种炎症,发生于直肠,可能由感染或过敏反应引发。
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黏液便或脓血便。治疗手段涵盖一般护理、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
1、症状
慢性直肠炎多数病状较轻,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常反复出现,常见于青壮年人群。患者通常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可能伴随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头晕、乏力、失眠、焦虑、抑郁等全身症状。
2、治疗方法
轻度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善,如减少高脂肪、高纤维、辛辣食物,增加蔬果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减轻症状。病情较重者,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益生菌如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也有助于肠道菌群平衡。便秘时,可能需要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患者需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同时要密切监控病情,定期复查。若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防病情延误。
2022-09-09 02:3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